平青字〔2014〕33号
各县(市、区)团委:
建设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团的组织网络、工作力量、服务项目在青年身边实现有形化、日常化,是共青团服务青年需求、加强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根据中央要求和团十七届二中全会有关部署,共青团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支持建设一批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按照团省委的统一安排,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要求
(一)功能定位
1、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是共青团组织使用管理的公益性、综合性服务场所,是共青团面向社会、面向青少年的各类服务平台的总称。各地探索建设的一些平台,如团青服务岗、青年中心、青年汇、市民学校、亲青家园等,都属于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2、按照基层服务型团组织建设和区域化团建的要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应实现四项功能:一定区域内团组织联系青少年和开展活动的依托,整合各类资源的载体,开展服务青少年工作的阵地,共青团服务社会和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场所。
(二)建设要求
1、建设形式。各级团的领导机关、团属单位,有条件的率先开辟场所向青少年开放,建设成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 拓展已有专业化平台的服务空间,丰富服务项目,转型为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整合党政、社会和市场资源,与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开发、建设新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此外,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
2、场所设置。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应具备固定的场地和基本设施,用于开展工作、提供服务。在场地布置上要突出实用和时尚元素。
3、工作力量。每个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应配备1名以上的专职工作人员或者以服务平台工作为主的兼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同时要通过整合专兼职团干部、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大学生村官等力量,组建专门工作队伍保障服务平台的日常运行。
4、服务项目。根据“规定动作+自选动作”原则,按照上级团组织要求,结合实际设计和开展服务青少年的项目。围绕四项功能,基本服务项目菜单可包括:基础团务类,如举行团员会议、团课学习、团籍接转、团费收缴等;阵地功能类,如提供区域内青少年工作联席会议、社会组织活动场所等;整合资源类,如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项目对接、志愿服务项目对接等;就业创业类,如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发布就业信息、受理小额贷款等;文化学习类,如读书交流、文化讲座、文艺沙龙等;公益服务类,如志愿者注册、微公益微心愿对接、留守儿童课后托管和辅导等;专业咨询类,如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休闲娱乐类,如联谊交友、娱乐游戏等;体育健身类,如健身活动、健康讲座等;便捷服务类,如提供免费WIFI、手机充电、区域内商家打折信息等。#p#分页标题#e#
二、平顶山市市县两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按照团省委分配至我市的市县两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任务(市级1个,每个县市区至少建设1个),结合我市已经开展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团青服务岗建设工作,提出我市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方案:
1、建设验收时间:2014年11月15日之前
2、各县(市、区)团委要新建或者依托城区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团青服务岗建设至少一个县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示范点。
3、结合《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功能定位和建设要求》,完善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软、硬件建设环境。
4、11月15日前,上报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情况汇报材料及相关图片影像资料(pdstwzzb@126.com)。
三、工作要求
1、高度重视、严格标准。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是当前全团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各县(市、区)团委要高度重视,积极整合资源,把这项工作广泛开展起来。同时要严格建设标准,在建设县级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在已建有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全部建设团青服务岗。
2、加强督导,建立工作推进机制。各县(市、区)要在11月底前完成所有党群综合服务中心团青服务岗建设、工作队伍组建等工作,并逐步开展服务工作。各级团委要加强对这项工作的督导,年底前将对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共青团平顶山市委
2014年10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