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各级团组织深入开展助力脱贫攻坚战青春建功行动
来源:未知
发布时间:2016-12-15
今年以来,全省各级团组织按照河南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战青春建功行动的部署要求,结合实际、迅速部署,整合资源、精准发力,面向贫困青少年群体开展了精准识贫、精准对接、精准帮扶等系列工作和活动,取得了阶段性工作成效。
团郑州市委:一是以“三个凝聚”吹响青春扶贫集结号。坚持思想凝聚,联合扶贫办召开全市共青团扶贫攻坚动员会,理清思路、迅速部署。坚持资源凝聚,完善市青农联服务大厅建设,打造农村贫困青年一站式服务平台。坚持力量凝聚,制定郑州共青团10个精准服务项目,动员各界团员青年和社会力量投身脱贫攻坚实践。推进团干部“1+100+X”服务,建立农村“青春家园”,完善“青农郑州”和“美丽乡村”微信群,形成“青年之声·郑州”与“青春家园”线上线下结合的扶贫新模式。二是以“四个践行”夯实青春扶贫基本功。践行生产扶贫,联合市商务局创新开展“课堂、指导、视频”三位一体的电商培训,帮助农村贫困青年通过电商创业实现脱贫致富;组织“农技下乡”活动,探索“帮扶-造血-引领”的合作社共赢式扶贫,集聚农业专家、青年致富带头人和电商企业大咖等进行创业指导,培训青年电商和贫困青年3000余人。践行人才扶贫,联合市职业介绍中心等单位,举办“精准扶贫 青春扬帆”物业专场招聘会等活动,提供各类岗位6000余个;联合扶贫办开展“爱心雨露”行动,资助贫困家庭青少年接受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践行公益扶贫,实施关爱贫困青少年“1+100”伙伴计划,推动农村和城市青少年结对互助;启动“家合·爱心树”关爱困境儿童公益扶贫项目,以认养果树等方式进行爱心众筹。践行教育扶贫,推进“护航青春”系列工程,开展“春暖童心”关爱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筑梦”和希望工程圆梦行动等活动,共募集300余万元的物资、资金。三是以“1+1”定向帮扶推进青春扶贫联系点工作。在社旗县永兴学校建立首家郑州共青团驻外青春家园,开展郑州社旗两地农村青年创业考察交流活动,为当地贫困小学和留守儿童捐赠价值6万余元的学习用品和体育设施,募集助学金10万元帮助社旗贫困学子圆梦,并促成南阳驻郑团工委、汉能集团等2个精准扶贫项目在社旗县签约。
团开封市委:一是围绕思想扶贫、智力扶贫、产业扶贫、民生扶贫,把扶贫靶心瞄准贫困青少年,坚持扶志、扶智、扶技、扶资并重。二是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联合开展精准扶贫特困青少年“六百六千”救助行动,通过社会化动员模式、项目化运作模式、媒体化传导模式、网络化互动模式,广泛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脱贫攻坚中心任务上来,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扶贫助困的良好社会风尚。目前,已募集爱心款物40万元,并通过举行集中捐赠仪式,全额发放到特困青少年家庭。三是建立阶段性总结机制,把各地各单位落实此项工作的情况作为考核和评价各级团委工作绩效的重要内容,并对工作突出的集体和个人予以表彰。
团洛阳市委:一是立足团委实际,找准扶贫途径,坚持分类帮扶。通过“领头雁培养计划”“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事迹分享会等活动激发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开展各类创业就业培训和创业创富大赛帮助农村青年创业就业,通过“助学圆梦计划”“爱心厨房援建”等活动资助帮扶农村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二是坚持五个结合,实施四大行动,突出靶心瞄准。坚持精准扶贫与思想引导、技能培训、就业创业、助学圆梦、法律宣教相结合,以思想扶贫为先导,实施青春导航行动;以智力扶贫为基础,实施青春助力行动;以产业扶贫为重点,实施青春创业行动;以民生扶贫为支点,实施青春关爱行动。与洛阳市扶贫办联合成立了洛阳市扶贫青年志愿者工作队,开展“千人淘宝官培训计划”“电子商务培训进农村、进社区”等活动,使一大批农村青年通过电商创业实现了增收致富,“偃师布鞋”“伊川小米”“汝阳红薯”也通过互联网走出了洛阳,带动了产业升级。三是突出三个强化,注重双线并行,提升工作成效。强化结对帮扶,突出精准服务,把结对帮扶作为联系群众、锤炼团干作风的重要举措;强化网络应用,突出社会动员,把“互联网+”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注重线上动员与线下组织“双线并行”;强化“双向驱动”,突出精准施策,坚持发展帮扶与救济帮扶。对于没有劳动能力和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青少年,采取救济扶贫;对有劳动能力和劳动意愿的贫困青年,根据不同的贫困成因,因地制宜、个性帮扶、精准施策。组织开展的关爱山区学生“爱心厨房”建设活动,截至目前已改造提升小学厨房132所,使1.8万山区学生吃上了热午餐。
团周口市委:一是突出精准识别,做到“扶真贫”。定期入村入户排查贫困青少年人数,建立了月通报、季汇报、定点督导制度,做到贫困底数清、致贫原因清、帮扶措施清、脱贫责任清、脱贫进度清,实现贫困青少年人口脱贫一个不能少。二是突出精准帮扶,做到“真扶贫”。结合实际分类帮扶,因户施策,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真功,用真心帮助困难青少年找到切实可行的脱贫路径。三是突出资源整合,实施品牌扶贫。以关爱留守儿童、希望工程等为载体,有效整合资源,募集爱心款物,今年以来,全市城乡少年手拉手活动结成帮扶对7560个,举办留守儿童暑期夏令营11期,资助313名贫困应届大学生,金额147万元。在全市设置了16个“共青爱心墙”,累计捐赠衣物近2万余件。四是突出项目帮扶,促进增收脱贫。在资金帮扶上,协调金融机构给予每个贫困户5万元小额贷款,同时,在项目帮扶上,积极组织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从事家庭作坊式创业项目,引导青年增收成长,先后帮扶近万人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
团兰考县委:一是发挥团组织作用助力扶贫。组织单位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三联三全”走访贫困户活动,青年志愿者在贫困户家中开展“五净一规范”活动;举办“春风行动”,为贫困户家庭送去桌椅及日常用品等;组织团干部入户走访调研,宣传讲解扶贫政策,制作扶贫政策宣讲卡片,全身心投入扶贫工作。二是借助青字号资源助力扶贫。在贫困村举办“青年扶贫,爱心理发”活动,联系有关青字号组织到贫困村为村里老人免费体检、理发;联合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企业与贫困户结对帮扶,资助新考入大学贫困家庭学生120余名,累积助学金42.8万元;筹措资金210万元,援建贫困小学3所。三是整合社会资源助力扶贫。联合暖流计划基金会为贫困小学羽绒服1000余件,温暖包500余个,体育包16个,图书1万余册;联系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坝头乡张庄小学捐款5.5万元筹建乐维空间多功能教室;参与筹建兰考县爱心超市,贫苦户在爱心超市内购买东西免费,共为爱心超市筹集物品价值1万余元;与社会爱心组织签订长期帮扶协议,通过社会力量共同助力扶贫。
团滑县县委:一是组织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技能培训,增强贫困群众的就业技能,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聘请县农技人员亲临贫困村进行指导,培养乡土技术人才和致富技术能手。二是联合县金融办开展共青团+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协调金融部门为建档立卡青年贫困户提供小额贷款1600余万元。三是积极推介贫困户青壮年劳力在县内务工或外出务工,鼓励通过转让、入股等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方式,使贫困群众务工与农业生产两不误、两受益;鼓励和支持有能力的贫困户自主创业,促进增收。四是举办共青团助力滑县脱贫养殖巡回培训班,邀请专家为贫困户讲解种养殖技术问题,解决种养殖技术困惑。截止目前,团县委在各乡镇共举办种养殖培训班36次。五是组织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做好结对帮扶单位定点扶贫联系协调工作,今年已借助暑假等节假日组织220名大学生志愿者在滑县各乡镇开展助力扶贫攻坚工作,营造了全县参与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工作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