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市会议中心内花团锦簇,气氛热烈,平顶山市建市55周年庆祝大会在这里隆重举行。会议回顾了55年创业的艰辛,总结了发展的经验,进一步动员全市各级干部和人民群众,深入贯彻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八次党代会精神,靠正气实干,“学先进、比创新、看实效”,为提前全面小康团结奋斗!
市委书记赵顷霖在大会上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建生主持大会。
赵顷霖首先代表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军分区,向辛勤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驻平部队、武警官兵和公安民警,向为平顶山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老领导、老党员、劳动模范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问候和崇高敬意!
赵顷霖指出,1957年国务院批准设立平顶山市以来,伴随着祖国前进的步伐,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勤劳智慧的鹰城人民,在艰苦创业中拼搏,在艰难曲折中探索,在市场大潮中奋进,迎来了世纪更替,跨越了千年之交,创造了辉煌业绩!今天的平顶山,产业优势更加突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乡建设协调推进,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文化建设日益繁荣,城市品质得到提升;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创新创业充满活力;人民生活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安定稳定。
赵顷霖指出,回顾55年的发展历程,创业充满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特别是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深刻启示我们:必须遵循规律,必须致力创新,必须为民惠民,必须正气实干,必须强健队伍。
赵顷霖强调,回顾55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和问题依然突出。同时,我们面临着发展环境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更加激烈,不进则退、慢进亦退的压力。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以庆祝建市55周年为契机,深入学习贯彻省九次党代会和市八次党代会精神,发扬成绩,珍视经验,在持续中提升、靠提升持续,更加积极地探索“三化”协调发展之路,更大力度地引导产业、人口、生产要素的聚集,更有实效地强化改革开放根本动力、为民惠民根本目的、党的建设根本保证,做到方向更加明确、方法更加科学、作风更加扎实,齐心协力向着全面小康目标迈进。
——要持续优化经济结构。提前全面小康,必须牢牢把握主题主线,加快推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节能环保、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要立足集群发展、延伸配套,突出抓好载体建设;围绕扩大增量、调优存量,持续推进“两个创新”;适应产业聚集、人口聚集,显著提升三产比重。#p#分页标题#e#
——要持续统筹城乡发展。提前全面小康,必须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县城、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构建“一核三组三卫”城市空间格局和新型城镇体系,到2020年,实现中心城区、县城和36个中心镇、新型农村社区各占1/3的人口布局。中心城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主导力量。要按照“三区一中心”(城乡一体化先行区、产业转型升级先导区、对外开放示范区,豫中南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功能定位,突出文化特色,突出产城融合,突出生态宜居,突出前瞻未来,编制和实施城市新区控制性详规和建设规划,积极推进宝丰县城和新城区对接融合,同步推进老城区连片开发、提档升级,增强集聚承载和辐射带动能力,打造城市发展核心区。推动鲁山县、叶县、石龙区与城市核心区产业协作,城乡一体、向心发展,成为城市核心区的三个功能组团。县城和中心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要支持汝州、舞钢、郏县依托产业集聚区,提升县城规划建设水平,成为城市核心区的三个卫星城;推进36个中心镇强化产业支撑,实现提质扩容,提高承接城市辐射和带动农村发展能力。新型农村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基点。要继续围绕促进“两个转变”,完善“两个规划”,坚持“两个引导”,落实“两个不能”,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规划落实到空间布局和房屋设计、落实到帮建单位和联系领导;把农村经济发展规划落实到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建设工程和现代农业产业化集群培育工程,落实到非农产业的发展上,引导农业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市场化运作,引导更多的农民经过培训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居住环境差距。
——要持续创新社会管理。提前全面小康,必须顺应市场多元、利益多元、矛盾多发的新形势,不断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从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更高水平上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实现社会大局安定有序、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新社会管理,民生问题是根本。要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为改革发展的根本目的,推动幸福指数与发展指数同步提升。创新社会管理,先进文化是引领。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落实文化强市决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文“化”人,维护社会文明秩序;以文“化”事,用先进文化滋养城市、引领风尚、促进和谐。创新社会管理,和谐社区是载体。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新型农村社区,都要落实“四进社区”要求,以“三就两保”“扩面提标”、充分就业和零非访为重点,丰富内涵,创新举措,争取每年都有一批社区达到和谐社区标准,逐步实现“区区和谐”,坚实和谐社会根基。创新社会管理,群众工作是关键。及时回应群众期待,热情解决群众诉求,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用真情赢得群众信任。引导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促进社会管理水平的提升。#p#分页标题#e#
——要持续强化根本保证。主要是把风气树正、把干部选准、把工作做实。把风气树正,就是要按照正气实干的要求,以为民的自觉、为民的情怀、为民的境界、为民的品格,端正一切工作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把干部选准,就是要坚持“五重五不简单”,讲条件、按程序、重实绩,注重在科学发展、克难攻坚的实践中识别干部,用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实效考核干部,引导和激励各级干部潜心谋发展、宁静干事业。把工作做实,就是要落实“三具两基一抓手”要求,坚持“学、比、看”无止境,不断审视差距、拉高标杆,创新举措、务实运作。要加强对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特别是“五区”(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新型农村社区、中心商务区和特色商业区)建设的督察,月简报、季通报,确保年度工作任务的落实,确保全面小康目标的提前实现。
赵顷霖说,55年的发展历程已经载入史册,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需要我们不懈奋斗。我们坚信,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有各界朋友的支持帮助,有全市干部群众的同心同德、正气实干,平顶山一定能够在全省提前全面小康!祝全市人民幸福安康!祝平顶山明天更加美好!
参加庆祝大会的有: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平顶山军分区领导及市级领导同志;担任过副市级以上领导职务的老同志;全国和省、市劳动模范代表;各县(市、区)党委书记、县(市、区)长、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市委各部委、市直机关各单位、市管各企事业单位、驻平各单位、各人民团体县级干部。
庆祝大会后,举行了“为你喝彩”庆祝建市55周年文艺演出。我市文艺工作者用充满激情的表演,热情讴歌了建市55周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展示了全市人民建设美好家园,在全省提前全面小康的决心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