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将近中午,保安镇官庄村第一书记任兆举从镇上开会回来。正在晾晒麦子的村民见到他,放下木锹忙着跟他打招呼。
“任书记,回来了。”
“这大热儿的天,到家里吃点儿西瓜吧。”
……
他在乡亲们一路的问候声中回到了住处。
“现在车一进村,我觉得像到家了一样,特别亲切。”任兆举笑着说。
眼前这个1米8多的大男孩儿,瘦瘦的身材,今年刚30岁。2015年9月,他被县委组织部派驻到官庄村任第一书记。
——为推销黄金梨,他自己买了十几箱送给朋友品尝
官庄村位于保安镇最北部,辖4个村民组,其中有两个移民村组,共946人,其中贫困户74户310人,土地总面积3600多亩,由于缺水,农作物基本靠天收,是省级贫困村。
“现在,提起官庄村,大家就会想到黄金梨。”任兆举说。走在村里,只见一片片已经结果的梨树都套满了果袋,还有一些小树苗长势良好。“现在我们村已经发展梨树400多亩,带动农户14户,还辐射周边地区发展200多亩。”该村党支部书记夏松林告诉记者。
“我们的黄金梨发展得这么好,多亏了任书记。”种植大户赵朝阳说。2010年,在外打工的赵朝阳回村种植黄金梨,经过摸爬滚打,果园终于在2013年有了收成,可销售却成了难题,“那时候,我整天骑着电动车走村串巷去卖梨。”
任兆举驻村后,积极邀请县域媒体和市级媒体对村里的黄金梨进行宣传报道,自己编辑图文并茂的消息,利用微信朋友圈等自媒体宣传,他还买回几十箱梨,送给亲朋好友品尝。靠着广泛多样的宣传,官庄村的黄金梨越来越有名气。现在,一到收获季节,很多人驱车到村里购买,一季的果子不出果园就销售一空。
任兆举了解到,官庄村的土地大多是村民拓荒所得的丘陵地,土质贫瘠砂石多,富含矿物质,很适合种梨树。他协同村两委会和驻村工作队制定了发展黄金梨的总思路,专门对全村土地进行整体规划,绘制出“官庄村梨园发展规划图”,并按规划稳步实施推进。
“村里有大户带动也是有利条件,我们定下的目标是种植800亩,争取做到家家有果树。”任兆举说。
为了解决缺水和储存问题,任兆举积极奔走,争取相关部门的项目支持。目前,协调县移民局为成规模的梨园打了6口深水机井,已经投入使用;协调县扶贫办为村里打4口机井,马上就要施工;协调县水利局20口机井项目,已经获得批复。此外,他还协调县移民局,要在村里建设一座350吨保鲜冷库用于黄金梨储存,正在等待批复。
“争取到的机井项目都将分布在预定的规划区域内,达到有果园的地方就有水,做好前期工作,就是为了解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任兆举说。
为了发挥赵朝阳的带动作用,任兆举为他申请县科技特派员身份,每个月拿相应报酬,对村里及周边地区的种植户提供免费技术指导。
赵朝阳说,今年,村里又为他的梨园建了一个拦河坝,加上两口机井和他之前自建的一个拦河坝,自己的50多亩梨园已经实现了灌溉全覆盖;任兆举还帮他协调了5万元扶贫小额贷款,他添置了一些农机,更新了一部分梨树品种,扩大了种植规模,并且买了鸡苗和鸭苗,准备搞林下养殖。
“现在有这么好的政策和驻村干部,我的发展信心很足,争取几年后让我们村变成黄金梨的集散地。”赵朝阳说。
——提档党群服务站,打井修路建广场
走在今天的官庄村,一条条整齐的水泥路直通农户家中,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篮球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标准化卫生室一应俱全。每到夜晚,广场舞队员在悠扬的曲子伴奏下翩翩起舞,一幅幸福祥和的农村新面貌。
“自打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来了我们村,村两委会的干劲儿更足了,党员干部处处走在前面,村里的各项工作都干得有声有色。”夏松林高兴地说。
加上任兆举,官庄村党支部有25名党员,3名党支部委员。为了提高党支部战斗力,任兆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工作新思路,坚持开展党员学习“五个一”活动,即年初制订一份学习计划,每月组织一次党员集中学习,每季度上一次党课,每人记录一本学习笔记,年底组织一次交流评比;通过观看革命题材电影、重温入党誓词等形式,抓理想信念培养,并要求每名党员根据实际情况及群众诉求,作出一项承诺、办好一件惠民实事;每月的15日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扶贫济困等活动,并先后制定了村委会村民自治制度、村务公开制度、两委会干部工作制度、村民评议干部制度,使官庄村的村务工作更加透明,民心也更加顺畅了。
今年年初,有党员向任兆举提出,村里的党员群众综合服务站功能不全、服务方式不多。他充分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决定对服务站进行全面提档升级。
他协同村两委会,对党群综合服务站重新布局,增添了必要的办公设施,丰富了服务功能。党支部委员带头学习扶贫政策、农村法律法规、涉农项目申报流程及规范等。“干部们成了各项事务的行家里手,群众办事儿才会更有效率。”任兆举说。
为了提升服务效果,该村党支部组织留守妇女成立广场舞队,在农闲季节开展跳舞健身活动;依托党员电化教育教室,申请技术培训项目,开展农业实用技能培训2次,共计培训190余人次;依托脱贫攻坚工作办公室,对贫困户逐一入户走访,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梳理出14大类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制订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计划,打井、修路、建广场、安路灯……这些计划正在一项项变成现实。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中,官庄村党员群众在党支部带领下,组织成立党员志愿者义务清扫队,并吸收入党积极分子、群众代表加入队伍,每名队员分包一个路段,负责所分包路段的环境卫生、路面整理、美化绿化等工作。
2016年,全村修整270米道路绿化带,清理4处水塘,粉刷600余平方米墙体宣传语、彩绘,安放30个垃圾筒、垃圾车,改造了120余处旱厕。同时,他们开展了20余次环境保护宣传,带动村民树立良好的环境保护意识,培育了小村庄文明美好的乡风。
“这孩子好啊,来俺村里,就是实实在在办事,看俺村现在变化多大……”在村口,68岁的村民赵军政拉着任兆举的手久久都没放下。他是贫困户,刚被选为村里的保洁员,每月可以领到350元的公益性岗位补贴,老人说,说啥他都得好好干,不能给人家孩子拖后腿。
近两年的驻村工作,有成绩也有委屈,有笑容也有泪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我学会了很多,能有这样一段经历是我一生的财富。”任兆举感慨地说。